李弘笑道:“我如果同意你们保留军队,那你们就变成大汉的藩属了,我大汉的皇帝陛下未必会答应。”
“但我们已经回到了大漠,回到了故土。”
“但大漠现在已经是我们大汉国的疆域。”李弘说道,“你想成为大汉的藩属,保留军队,虽然可以暂时遏制匈奴人实力的膨胀,威慑北部大漠的鲜卑人,但对我大汉边郡的威胁太大,各族一旦战乱,我如何控制”
鹿破风摇摇头,无奈地说道:“大人还是慎重考虑一下吧。大漠的事要用大漠的办法解决,大人要想稳定北疆雄霸大漠,需要的是武力而不是文字,大汉律和大汉兵制根本不适合大漠。”
屯田校尉、朔方郡太守唐放来书,说河套屯田已经开始,诸事进展顺利。
车骑大将军府云中行辕朱穆来书,说灵州、云中、五原、高柳的四个互市正在筹建,大概再有一段时间即可投入使用。只是目前出塞的商贾不是很多,还需要增加更多的优惠以吸引商贾前来经营。
车骑大将军府晋阳行辕赵岐来书,说天子下旨,命令并州大量接收灾民。现在冀州等地的灾民越来越多,并州不堪重负,急需粮饷。这个月太原、上党两地的屯田区就要秋收,但他估计今年收缴的屯田余粮要让这些灾民吃得一干二净。赵岐建议李弘尽早决断,要么坚守汉北郡,徐图后策,要么尽早找到鲜卑主力决战,在最短的时间内结束战事,以便腾出粮饷赈济灾民。
车骑大将军府临汾行辕李玮来书。李玮详细说明了洛阳政局的变化,给李弘仔细分析了洛阳政局在未来几个月可能产生的变化。李玮说,太尉董卓和太傅袁隗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董卓急于掌控权柄,行事越来越残暴,面临的危机也越来越大,而士人现在不但不帮助董卓处理国事治理国家,反而未雨绸缪,一个个忙于逼走董卓,抢夺国家权柄。所以未来几个月的洛阳政局估计越来越乱,局势将更加动荡不安。
李玮催请李弘当机立断,趁着现在粮草充足,立即率铁骑北上,和魁头、慕容风的大军决一死战。此战无论输赢,都能重创鲜卑人。只要鲜卑人无力在短期内对汉北郡发起反攻,这仗就算打赢了。这样一来,我们不但可以立即解决大军粮饷随时断绝的危险,还有充足的时间处理北疆的诸多棘手问题。
李弘和鲜于辅等诸将商议了很长时间,最后决定立即出战。
第三十一节
十月上,朝天原。
车骑大将军李弘率两万铁骑赶到朝天原。
徐荣、麴义和赵云诸将迎于十里之外。李弘和诸将一一招呼,彼此相见甚欢。
在回大营的路上,李弘从怀里掏出一封书信递给赵云,李弘笑着说:“这是我离开晋阳时,有人托我带给你的。”赵云看到锦囊上几个秀气的字,顿时想起了蔡琰,心里不由的一阵激动。
大帐军议。
车骑大将军府从事中郎余鹏首先把洛阳和北疆的形势对诸将做了一下说明,然后他着重阐述了北上寻找鲜卑主力作战的重要性。余鹏说:“能不能重创鲜卑人的主力将直接关系到我大汉能否永久占据大漠,能否确保我北疆和大汉社稷的稳定,所以这一仗我们不但要立即打,而且还一定要一击必中,即使全军覆没也在所不惜。”
众将神情兴奋,热血沸腾。
从事中郎尹思随即把车骑大将军府拟订的北上攻击策略做了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此次由将军大人亲自统帅五万铁骑北上,奋威将军鲜于大人统帅十万步卒驻防于汉北郡。”
“此战的目的是要和鲜卑主力决一死战,是要重创鲜卑人,所以我们不在乎输赢,我们只要和鲜卑人打上一仗。另外,远征路途太远,粮草辎重的供应和运输是个大问题,以我们现有的粮草储量来看,也只够五万铁骑北上所需,而且还要速战速决。”尹思说道,“我们估计鲜卑人的主力大概在七万左右,如果我们五万铁骑同时北上,鲜卑人未必会冒着损兵折将的危险和我们决战。”
“诸位大人都清楚,鲜卑人只要能拖到冬天,我们北上大军就要后撤,所以现在是不是决战,何时决战的主动权完全掌控在鲜卑人手上,我们非常被动。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打算将北上大军一分为二。前军三万人日夜兼程追击鲜卑人,甚至不惜以身做饵,诱使鲜卑人回头决战,后军两万人随后跟进,相机支援。”
“考虑到铁骑诸营将士在前期作战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折损,所以将军大人特意征调了部分步卒统军将领和匈奴铁骑予以补充。”接着尹思宣布了北上大军的各军将领。
前军由车骑大将军李弘和厉锋中郎将赵云、虎威中郎将颜良、日逐王刘冥、黑翎王楼麓组成。
李弘领中军亲卫营、风云铁骑营、黑豹义从营以及兵曹营、斥候营各一部一万二千骑。中军亲卫营由颜良、张震、砍刀和檀奴统领,风云铁骑营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