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35(2 / 2)

大汉帝国风云录 猛子 2346 字 2023-09-29

张扬把董昭带回了大营。董昭要走,张扬说,你现在去哪里回兖州老家,那里正在打仗,太危险。到陈留依靠张邈,估计你还没过黄河,就被袁绍派人杀了。以我看,你还是暂时留在这里吧。

第二天,袁绍得到急报,骠骑大将军李弘带着数千铁骑沿着驰道飞驰而来。

袁绍和黄巾军苦战三天,损失很大,虽然没能全歼黄巾军,但也算重创了黄巾军,短期内黑山黄巾军已经失去了侵掠附近郡县的可能。袁绍的目的已经达到。

袁绍和曹操商量了一下,随即带着大军向河内撤退。于毒带着黄巾军紧随其后,败回黑山。

于毒留了一份信给李弘。大将军援手之恩,黄巾军必当誓死相报。

“他还是不肯受抚。”李弘遗憾地说道,“用什么办法,才能让黑山黄巾军下山”

王当凄凉一笑,“去年,白饶死在了濮阳。这次,眭固死在了内黄。一年里,黑山三位大首领死去了两位。大将军,你可以想象,于毒现在是一种什么心情。他想报仇啊。”

李弘皱皱眉,“难道受抚了,他们就不能报仇了”

“是的。”王当看看李弘,突然大声说道,“受抚了,我们就没有报仇的机会了。”

李弘脸色一沉,冷冷地望着王当。

“当年卢植率军攻打广宗,杀我黄巾军数万将士,今天呢今天卢植大人高居朝堂之上,我能杀了他报仇吗”王当咬牙切齿,怒不可遏,“当年朱俊率军横扫颖川、陈国、南阳诸郡,诛张曼成、赵弘等黄巾大帅,屠我黄巾军数十万将士,今天呢今天大人视朱俊为师长,帐下云集朱俊的子弟门生,我能杀了朱俊、杀了李玮、朱穆、朱魭报仇吗”

“黑子,你胡说什么”李弘手中马鞭指着王当,大声阻止道,“不要再说了。”

“我非要说。”王当歪着脑袋,睚眦欲裂,“如果皇甫嵩到了北疆,大将军能否让我杀了他”

“不能,大将军不可能让我杀了他。”王当激动地挥舞着双手,“如果袁绍、曹操有一天重归朝廷,拜倒于大将军脚下,大将军是否愿意让于毒杀了他们替白饶、眭固和千千万万战死的黄巾将士报仇雪恨”

李弘大怒,狠狠抽了王当一鞭,“你脑子是不是打仗打坏了给我闭嘴。”

“既然不能报仇,他当然不愿意受抚,不愿意在大将军帐下效力。”王当举手向天,仰头狂呼,“我要报仇”

李弘冷眼看着他,等他叫完了,喊累了,坐在马上气喘吁吁地不作声了,李弘才轻轻地问了一句,“如果黄巾军仅仅是为了报仇而活着,还叫黄巾军”

王当愣住了,呆呆地看着李弘。

“你给我滚回甘陵城,好好想想。”李弘举起马鞭,重重敲了几下王当的战盔,“如果想不通,你这个中郎将也不要做了,到我帐下做个快意恩仇的亲卫督贼曹吧。”

李弘不再理他,转身对张震喊道:“带着大军原路返回,追上朱穆大人,随其攻打南皮。”

“祭锋,带上三百义从,随我到邺城。”

李弘在救援黄巾军的路上,接到了孙亲的急报。

对袁绍和他属下官吏家眷被陶升救走一事,李弘不是很在意。他既没有打算杀这些人,也没有利用这种人要挟袁绍的意思,救走就救走了,无关大局。他在意的是流民,越来越多的流民。如果冀州流民越来越多,北疆过去的危机就会在冀州重现,那么,朝廷的“河北策略”就会受到影响,尤其是拯救社稷的步伐将大大减慢。

到邺城的路上,流民遍布四野。随处可见饿死的干瘦尸体,惨不忍睹。

李弘忧心如焚,一路上打马如飞,恨不得一步赶到邺城。

袁滂、陈纪、杨奇等朝中大臣,还有孙亲和刚刚赶到邺城的丁立、朱魭等冀州大吏出城迎接。

李弘早早下马,和袁滂等大臣一一见礼。

孙亲跪地请罪。还没等李弘开口,杨奇、袁滂和陈纪三人就开始求情了。“黑山流民蜂拥而下,情况非常危急。孙大人能体恤民情,主动开仓放粮予以赈济,处置得非常得当,大将军应该嘉赏。”

李弘顺水推舟,急忙扶起孙亲,笑着说道:“虽然你有失察之罪,但你能守住邺城,救助流民,也算有功,功过相抵吧。”

回城的路上,李弘、袁滂等几位大臣走在一起,商讨冀州局势,对冀州未来几个月可能形成的流民大潮非常担心。

“现在不仅仅是黄河南部流民北上的问题,还有北疆边郡人口南迁的问题。”李弘皱眉不展,把朝廷送来的几个消息一一细叙。

西部鲜卑大人邪归逆叛乱应该是大漠狼烟再起的开始。大漠沉寂了两年多时间,因为大漠气候变化,大汉国内战火迭起,大漠驻军纷纷南下中原等诸多原因,大漠上的胡人终于按捺不住,又要为争夺大漠霸主而展开血腥厮杀了。

为了拯救社稷,重振大汉,北疆军将陆续南下,这是现实,谁也无法改变。所以在未来几年内,漠北都护府和汉北郡要想稳定大漠局势,确保大汉对大漠的控制权,难度非常大。没有足够强悍的军队,说出的话谁也不会听。

在目前这种局面下,朝廷无力增兵大漠,只能想别的法子,先缓解大漠危机,确保北疆稳定。

“张温、卢植、丁宫、蔡邕、鲜于辅、李玮等大臣经过反复商议,提出了两条缓解大漠危机之策。一是考虑到大漠冬天越来越长,胡族诸部生存困难,他们打算把所有胡族诸部适当南迁,其中部分胡族诸部直接迁到朔方、云中、代郡、上谷等边郡。二是考虑到边郡人口太多,百姓穷苦不堪,朝廷打算在两年内南迁一百万人口到冀州。”

“大将军同意了”杨奇急忙问道。

“我要征询诸位大人的意见,然后再回复朝廷。”李弘恭敬地说道,“我们明天就到邯郸去,和马日磾、崔烈两位大人共同商议。”

“大将军为什么不自己拿主意”陈纪看看他,笑着问道。

李弘苦笑,拱手作揖道:“我李弘有多大多粗,有多少本事,相信诸位大人比我还清楚。长公主和诸位大人信任我,让我暂时代理国事,我很感激,但我懂多少国事而且,就算我懂国事,这国事又岂能我一人说了算我还是去打仗吧,治国的事,就依赖诸位大人群策群力了。”

“这河北的仗估计短时间内很难结束。”李弘看看众人,诚恳地说道,“冀州必须要迅速恢复稳定,这直接关系到河北策略的成功和社稷的振兴。请诸位大人来,就是为了冀州的稳定。相信冀州各郡在朝廷和诸位大人的努力下,很快能重现昔日的繁华。”

“很难。”杨奇不客气地说道,“无论冀州多么富裕,它也有个限度。现在不但有数量不可估计的流民,还有南迁的边郡人口,另外,它还要承担朝廷庞大的军资开支,难,难,难”

董卓死了。虽然这是个未经证实的消息,但诸位大臣们还是很兴奋。兴奋之后,大臣们的神色逐渐凝重起来。董卓突然死去,随之而来的诸多难题让大臣们陷入了沉思。

这个消息如果经朝廷确认是真的,那么朝廷的振兴之策随即就要修改,也就是说,北疆军的攻击重点将迅速转移到关西和关中。

北疆军将尽一切可能先把董卓旧部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