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65(2 / 2)

大汉帝国风云录 猛子 2380 字 2023-09-29

gu903();幽州发生的事,让皇甫嵩愈发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公孙瓒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将军,他不但挟持太傅,还射杀太傅,谁给他这么大的胆子他多年的经书念哪去了他戍守边疆多年,熟知大汉律法,他为什么敢这样无法无天一句话,天子和朝廷成了摆设,大汉威仪扫地,各地州郡拥兵自重,这大汉律法还能约束谁这经书里所教导的忠义和现实根本是两回事,谁还信忠义

张温等老臣到晋阳设立朝廷的时候,其中兴主旨是改制兴国,但改制牵扯到皇权和相权的制衡问题,所以当时的意思是等改制成熟了,再西进勤王,以消除推行改制的阻力。

现在形势变得太厉害,各地州郡大吏不但拥兵自重,还为了各自的权势和地盘互相征伐了。此刻社稷已经崩溃,大汉迅速走向了分崩离析。造成这种局面最重要最直观的一个原因,就是天子和朝廷威仪尽失,天子和朝廷失去了对天下的控制,纲常律法彻底沦丧。

因此,要想挽救社稷,最重要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勤王,重振大汉天子和朝廷的威仪,然后再平定天下。至于改制兴国,现在已经无足轻重,国都没有了,还改什么制

在皇甫嵩看来,立即勤王是拯救社稷的唯一办法。

然而,争论的结果不仅让皇甫嵩失望之致,也让大将军李弘瞠目结舌。

除了崔烈、马日磾等个别老臣,其它的河北大吏几乎异口同声,一致反对立即勤王。

张温、丁宫、陈纪、蔡邕、赵岐等大臣非常顽固,他们坚定地认为,当前的形势并没有恶化到社稷即刻败亡的地步。先改制,后勤王,依旧是拯救社稷的最好办法。当年光武皇帝中兴的时候,形势远比今日恶劣,但由于光武皇帝在称帝后迅速改制,增强了实力,最后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平定了天下,中兴了大汉。这个发生在一百多年前活生生的例子难道还不能给我们指明方向

“如今河北的确有实力勤王,但勤王之后呢河北会不会成为各地州郡攻击的目标如果袁绍、曹操、张邈这些人说大将军挟持了天子和朝廷,并以此为借口攻打河北,河北能支撑多久”张温情急之下,脱口说了一句让众人震骇不已的话,“今日的天子和朝廷被奸侫反复挟持,已经没有任何威仪。这个皇统是不是要重建,我们也要考虑了。

张温马上察觉到自己失言了。但蔡邕随即用激动的大叫声把张温的话掩盖了。

“目前的改制仅仅局限在财赋和选拔之策上,远远没有涉及到重点。天子如果到了河北,或者我们攻占了长安,那么,皇权和相权如何制衡官职如何修订如何防止后宫、外戚和宦官主掌权柄这些事我们想好了应对之策吗大家是不是想再次看到王莽之祸梁翼之祸奸阉之祸这些事没有解决,大汉能中兴吗难道大汉有了天子就能振兴既然大汉有了天子就能振兴,那为什么大汉会走到今天这种倾覆的地步”

荀攸、张范、朱穆等大吏坚决支持张温等老臣的意见。他们认为只要北疆军不进攻关中,天子就不会受到伤害。只要天子和朝廷在,各地州郡大吏的胆子再大,他们也不敢公然篡立,最多不过称王称霸而已。

李玮、田畴的说法就更有点惊人了。袁绍、曹操、张邈之流居心叵测,不但要称王称霸,还要篡夺社稷。看看历史上成就了王霸之业的人,后来都干了什么难道他们还会把自己的霸业拱手送给天子,等着天子来诛灭自己的九族以他们目前这种对待天子和朝廷的态度,就是谋逆,应该毫不犹豫的全部杀绝。

大将军李弘没有任何理由反对河北大吏共同做出的决定,他只能宣布河北暂不勤王。

皇甫嵩仰天长叹,心中悲苦不堪,两行老泪缓缓落下。

五年前,当太傅袁隗策划讨董救国的时候,袁绍和一帮士人背叛了天子,背叛了大汉,把大汉推向了败亡的深渊。今天,当长公主和大将军哀求河北大吏西进勤王的时候,张温和另外一帮士人竟然也毫不犹豫地背叛了天子,背叛了大汉,把摇摇欲坠的大汉奋力推向了崩溃的绝境。

大汉曾以两次党锢之祸血洗了士人,今天,终于轮到士人血洗大汉了。

士人的背叛灭绝了大汉。

第二天,皇甫嵩专程去拜访了郑玄、张臶、胡昭等硕儒。

郑玄的到来,确定了古文经学在官学的绝对地位。但由于郑玄对今文经学持肯定态度,所以研习今文经学的士人也勉强接受了郑玄的经学理论。郑玄在经学上的地位太过高超,就连当今世上今文经学的硕儒,泰斗级的人物何休都自叹不如,更不要说其它人了,不服也得服。

郑玄以古文经学为生,兼采今文经学之长,融会为一,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经学理论。虽然这套经学理论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推广和学习,但这对大汉和大汉士人们来说,其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官学在河北大吏的努力下,悄无声息地达到了改制的目的,皇甫嵩对此极为惊叹。最早皇甫嵩和张温等大臣在长安议论改制兴国之策的时候,都认为难度最大阻力最大的是官学的改制,然而结果却大出意料,最早改制成功的竟然是官学。

第三天,皇甫嵩拜别了长公主,孤独一人往青州而去,他还要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挽救大汉。

大汉国初平四年公元193年四月。

四月初,长公主听说李弘执意要去幽州,而且拒绝了众多河北大吏的劝阻,于是亲自找到了李弘,“大将军要去幽州,我也去。”

李弘以为长公主和他开玩笑,“殿下要去亲征那臣更要去了,臣要保护殿下的安全。”

长公主幽怨地瞪了他一眼,小声说道:“我是说真的。”

李弘看看面前那张漂亮的脸蛋,那双神态坚决的眼睛,头有点发晕,“殿下,没人会同意的。如果臣同意了,张大人、蔡大人会把臣吃下去的。”

“那你就不要去。”长公主低下头,脸上飞起两朵红晕,“你总是去打仗,就不能歇一歇吗”

李弘注意地看了长公主一眼。殿下长大了,这话说得让人听了舒服。李弘恭敬地说道:“殿下,臣就是粉身碎骨,也要帮助陛下中兴大汉,但眼前的形势不好,臣”

“和我在一起,你也要这么说吗”长公主抬头看着他,蹙眉问道。

李弘尴尬笑笑,“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