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柯比熊和步度更却提出了截然不同的攻击之策。他们认为冬天已经到了,留给大军攻击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为了抢在大雪来临之前返回阴山和河套一带过冬,还是放弃攻城,转而对羌人部落的居住地烧杀掳掠为好。
此次攻击的目的是为了把河西的羌人引回来,从而逼迫羌人撤出汉阳,缓解凉州局势。但如果能攻占姑臧,切断羌人退入河西腹地的道路,将非常有利于大军明年收复河西。为此雷子反复劝说,但柯比熊态度坚决,他认为留给大军攻击的时间太短,而且大军也没有做好攻占姑臧的准备,此策成功的可能太小,没有必要冒险。
在争论中,鲜卑人的意图渐渐暴露。步度更、木桃、木李等西部鲜卑人想迁居河西,而弧鼎、弃沉也有同样的想法。只不过他们碍于自己和大将军的关系,不好明说。
河西对于大汉人来说,是个贫瘠荒凉之地,但对于居住在更加贫瘠的大漠西部的鲜卑人来说,这里却是他们极度向往的肥美之地。
河西四郡河渠纵横,阡陌相连,水草肥美,后世曾有塞北江南的美誉。河西的河流湖泊都来自祁连山。祈连山上的雪水融化后汇集成道道河流,较大的有谷水、弱水、卢水和冥水。这些河水聚集成了休屠泽、居延泽和冥泽等湖泊,因此这里自古便是垦荒农耕、牧养牲畜的好地方。
河西一度为匈奴人所占据,但自从本朝从匈奴人手里夺到河西后,匈奴人的元气受到了很大损失。著名的匈奴民歌中就有“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的传唱。
河西四郡的地理形势就像一条狭长的通道连接着关陇和西域,而这正是汉人得到河西之地后,匈奴人、羌人、鲜卑人自始至终就没有放弃争夺河西的重要原因。
河西通道从东南向西北倾斜。南面是祁连山,北面是合黎山,通道夹在两山中间。通道的两头,南有琵琶山今乌鞘岭,北有阳关、玉门关。
在战火平息时期,河西四郡是丝绸之路中最为关键的一段,各国商人和物品不断地经由敦煌东来西往。
在战争时期,河西四郡成为控制西域和保卫关陇的险要之地。本朝国力强盛时,河西是进兵西域的大后方,本朝国力微弱时,河西是防守西域、保卫关陇后方的重要门户。
本朝过去定都长安,保卫长安的门户一重又一重。西疆陇坻是第一道门户,是关中所谓“四塞之固”的关键门户。河西四郡是第二道门户,是关中的外围屏障。葱岭是第三道门户,帕米尔山这道难以逾越的天险把中国和中亚隔为东西两部。
本朝强盛与否,和河西、西域的关系极为密切。
本朝国力一旦微弱,都城外围的门户就一重接一重地丢失。先是葱岭,然后是河西,如果连关陇都岌岌可危,那本朝社稷也就到了最危险关头。
王莽乱国,光武中兴这段时期,本朝先后丢失了西域、河西,失去了京都外围屏障。光武皇帝建都洛阳,其实也是无奈之举,在失去了河西和西域这两重门户的情况下,他只能把防御重心向中原腹地收缩。收缩到洛阳以后,关中、崤函就成了都城的第一道屏障,西疆拢坻成了第二道屏障,几十年后大汉军队收复了河西,河西随即成为第三道屏障。
失去了西域这道屏障,大汉的国力再也无法恢复到孝武皇帝和昭宣中兴时期的鼎盛。到了近百年之前,西疆的羌人开始频繁叛乱,本朝无力控制河西,让羌人占据了河西很大一部分地区,本朝自此衰败,积贫积弱,兵连祸结,一蹶不振。
追本溯源,本朝国力的强弱和迁都有很大关系,而迁都又与能否控制河西四郡有很大关系。
在河西四郡中,张掖和武威最为重要,除了他们独特的地理位置外,就是有肥沃的土地和肥美的草场。当地民谣素有“金张掖,银武威,秦十万”之称。武威郡处于河西的最东端,南临金城,北靠大漠,是出入河西和西域诸国的咽喉,而姑臧城更是咽喉中的咽喉。
姑臧城本为匈奴所筑,称为盖臧城,汉人讹称为姑喊。城呈龙形,故又名卧龙城。河西远征军能否攻占姑臧城,将直接决定西疆形势的发展。所以当朝廷接到风雪的消息,说柯比熊出兵河西后,鲜于辅、张燕便立即书告雷子,请他竭尽全力,争取在远征河西过程中,利用河西羌人的主力围攻汉阳翼城的时候,抢占姑臧,卡断羌人的脖子,为大军将来西进平羌打下基础。
现在鲜卑人却利用西疆形势危急,汉军无力顾及河西,需要求助他们的时候,卡住了汉军的脖子。
雷子仔细考虑了一夜。北疆这十几年来为了稳定大漠和边郡,推行和实施了各种安抚胡族的政策,但重点还是制约胡族各部实力的增长,然后再在此基础上让胡族各部逐渐改善生活,并让他们逐渐南迁,逐渐融入大汉。朝廷新政中的抚胡政策也是在此基础上拟定的,和北疆过去实施的政策是一致的。
也就是说,即使汉军将来收复了河西,但为了牢牢固守河西,除了从中原各地移民戍边外,还是要把部分鲜卑人和部分归属羌人迁入河西。这样一来,朝廷不但可以据此增加河西守军的兵力和武力,也能迅速增加河西的人口和恢复河西的财赋,为大军进军西域做好准备。
第二天双方在军议的时候,雷子答应了鲜卑人的要求。
“我只是一个将军,你们的要求我只能转呈长安。天子和朝廷能否答应,我不敢保证,但有一点我可以保证,河西是我们一起打下来的,将来你们的部落和族人肯定能迁入河西居住。我大汉天子非常慷慨,他对忠诚于大汉的勇士,对为大汉建下功勋的勇士,绝不会吝啬这么一点赏赐。”
十月下,雷子率军越过亦不剌山,越过长城,直杀姑臧。
第七十六节
大汉建兴五年公元201年十一月。
十一月上,长公主和丞相蔡邕等朝中重臣到达河东蒲坂津。
征西将军庞德、荡寇将军兼领凉州刺史皇甫郦书奏朝廷,羌人于十月底退出汉阳郡,翼城、上邽一线暂告无忧。至于羌人为何撤离,原因尚不清楚,有可能是雷子、柯比熊的河西远征军已经杀进武威,也有可能严冬临近羌人缺乏足够食物无力支撑。
大将军李弘书奏朝廷,大军攻击洛阳受阻,粮草辎重严重不足,为此不得不暂时休战,重新调整攻击部署。随同奏章送到朝廷的还有一份详细的攻击方案。
长公主和朝中大臣们同时松了一口气。
洛阳战场和西凉战场的战事先后停下,将极大缓解朝廷的财赋危机,尤其是大将军在洛阳攻击策略上的改变,让长公主和蔡邕、李玮等大臣十分惊喜。虽然大将军没有直接承认自己的失误,但他在重新拟定的攻击部署中把攻击洛阳的时间定在明年三月中,等于是接受了朝廷的兵事决策。
大将军态度的转变缓解了朝堂上的危机,笼罩在长公主和大臣们心头上的阴霾迅速散去,长公主更是做出了一个让大臣们瞠目结舌的决定,她要立即赶到洛阳去。
丞相蔡邕、太傅杨彪、中书监陈群田畴去职不久,陈群继任为中书监等大臣急忙阻止。天子行宫和朝廷诸府迁到关中栎阳,事务繁多,迫切需要长公主坐镇,岂能甩手离开
长公主有急赴洛阳的理由。天子和朝廷迁到长安后,有很多事需要做,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中兴策略的调整。明年大军收复洛阳全取中原,那么朝廷接下来应该干什么怎么干用什么办法才能又快又稳妥地平定天下中兴策略的调整不能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