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当然,还有就是请高原亲自到灵寿去一趟,视查灵寿的工程建设情况,由其是新建的王宫大体己经成形,因为这将是高原以后的住所,自然是要亲自去看一看,还有那里地方需要改进的,最好是连同高原的妻妾也都一起去,另外还有称王的祭台,仪式等等事情,也都需要高原来决定。
高原想了一想,觉得自己确实有必要到灵寿去一趟,而且代郡距离灵寿大约为七八百里,并不算太远,还有驰道相连,一去一来,加上在灵寿停留的时间,也不会超过一个月,并不会影响太多事情,而且高原也决定将所有妻妾,连同淳于钟秀全都带去,反正淳于钟秀也算半个自己人了,而且只要高原愿意,随时都可以把这半个变成一个。
众妻妾们当然不会拒绝,而且对灵寿也充满了期待,毕竟中山亡国只不过六七十年的时间,做为中山国的旧都,灵寿的地理位置,还有经济发展,都远在代郡之上。
而李瑛鸿和淳于钟秀也没拒绝这一次出行,因为灵寿是自己未来的住所,自然要去看一看,反正在沿路上也可以练武,而且还可以拉高原来做陪练。
决定下来之后,高原立刻下令,带领着众妻妾们前往灵寿视察。不过如果随迁移的大队行走太慢,于是高原决定自己和众妻妾们只带领少许卫士,轻装简行,先行赶到灵寿去。而迁移大队则随后缓行。因为灵寿是在代郡境内,沿途都有人口定居,而高原这一行人虽然不多,但高手却是不少,一般的危险都不难应付。
于是高原只带了一千骑军保护,众妻妾们各自乘车,从代郡出发,向灵寿进发。
一路行进,并没有发生什么事情,而且都是走的驰道,十分平坦,高原的妻妾们大多都不是娇养弱质,受不得路途的颠波,因此行程很快,只用了八天的时间,就到达了灵寿。
灵寿大体就是后世河北省灵寿县原地,位于河北省中西部,西依太行山,东临大平原,距离石家庄市约四十公里,当然在这个时代,石家庄市还是一片荒野,并没有形成一个正式的城市。
到达灵寿之后,付责监督灵寿工程的官员郭宸出城迎接高原一行。郭宸原来是李牧的门客,后来被李牧派给高原,也算是高原最高的班底,这些年来也在代郡干了不少实事,现在出任上大夫之职,这一次修建灵寿城,前期的工程都由郭宸全权付责。
进城之后,郭宸首先将高原一行安排到灵寿的馆驿中休息,因为事先得到了代郡的飞鸟传书,郭宸知道高原会来,还会将所有的妻妾都带来,因此也早就收拾整理了几套房间,供高原和众妻妾们居住。虽然现在灵寿的工程并未完全完工,居住条件并不算好,但高原一向并不在意物质享受,否则在代郡住了六七年,也没有扩建自己的府邸。
众人安置下来之后,郭宸首先向高原和众妻妾们简单介绍了灵寿的工程情况。
新建的灵寿城分为内外两城,內城为王城,为长方形,东西长二百一十六步,南北长二百八十四米;城墙高二丈八尺,垛口高八尺;南北城墙各开一门,东西城墙各开二门,城门均设城楼,南北城高四丈五尺,东西城楼高三丈六尺;在城墙四角设箭塔,高五丈六尺,分为两层;并且沿环城挖掘了一条护城河,宽达六丈六尺;护城河还将修建八尺高的羊马墙。
王城内分为三部份,前部为正殿,是高原招集众大臣议事的地方,会见各国使臣及举行宴会的区域,中部为后殿,是高原和妻妾们居住休息的地方,后部则是宗庙,祭台,是安置先人、祭司先祖、神灵的位置,还有就是王城的内库。当然,现在宗庙里并没有供奉的灵牌。
整个王城内共有房屋一百二十余座,共计近一千余间。现在所有房屋的建筑结构都大体完工,正在进行内饰工程,不过到九十月之间,大部份房屋的内饰都可以完成,基本可以满足王宫的各种使用需要,而剩下的工程主要是王城內的景点、道路和局部的装饰,至少还需要一二年的时间,才能全部完工。
不过各国的王城王宫都不是一次建成,有的王宫会一建十几年,等到君王入住之后,还要不停的修整完善,而每一代的君王都会对王宫进行一些局部的改建。只是高原显然是等不了那么久,因此只能能先住进去就行,以后就边住边建方式。
高原估算了一下,整个王城大约是一个三百米乘四百米的长方形建筑群,总面积达到十二万平米,合约012平方公里,相当半个鸟剿体育场的大小。不过这样规模的王城,在这个时代只能算是小型王城,像秦齐这样大国,王城的面积都在一平方公里以上,这主要是因为在修建灵寿之前,高原就定下了基调,一切尽量从简,不得扩大规模,并且尽量利用现有的建筑进行翻新,只要能够满足使用就行。要不然王城的面积至少会扩大一倍,而且工程至少还会再拖二三年。
而外城才是灵寿城的主体,南北长约九百六十余步,东西宽八百五十余步,总面积达到一五平方公里,总体规模和以前的中山国都差不多,虽然比代郡要大了近一倍,但在这个时代,只能算是一个大型城市,远不能和咸阳、临淄、大梁、邯郸这样的大都相比,这些大都的占地面积通常都在五平方公里以上。
灵寿城的城墙高达三丈六尺,每边各三个城门,六个马面。而城內的格局以王城为核心,呈十字形分布。而围绕在王城周围的建筑基本都是官府的房屋建筑,南方是各官员们处理公务的场所,东西是守卫王城的军营和军械库,北面是灵寿的府库。其他的地方是官员的住所,这样一来,在王城的周围约一百五十步的距离,又形成了一道缓冲保护带。在外围才是居民的住所。全城总计可以容纳十五万左右的人口虽然基本都是利用灵寿现有的建筑,但由于內部的布局还是发生了许多变化,还是有超过一半的建筑都是新建,另外原来灵寿城中的居民也搬走了近八成,都在城外另建房屋居住。不过这时在城中还存在大量的空地,只是将道路规划出来,由其是在外围地区,房屋很少,只有孤零零的几栋。
这是因为高原考虑到,要想将灵寿城完全建成,不仅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时间也要延长,因此高原决定,将灵寿城外围的居民区空出来,将地皮出售给愿意搬到灵寿定居的平民,由他们自行营建房屋。
高原迁都以后,重心自然也将由代郡转移到灵寿来,因此除了官员、士兵的家属以外,肯定会有大量的商人会跟着一起迁移到灵寿定居。这些人都不差钱,让他们自建房屋,可以减少官府的财政压力,毕竟现在四国并立,各国都要保持高强度的军事投入,高原不愿意在修建灵寿上投入太多的人力物力,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其实灵寿城外围的地皮确实十分抢手,要不是高原有意要留下几块地皮备用,恐怕早就被代郡的商人、豪强定购光了。而且不仅仅是灵寿城内,就是在灵寿城外,也有不少地皮都被买出,因为买不到城内的地皮,只能退而求其次,在城外卖一块。反正这些地方和灵寿城只有一墙之隔,来往也方便,而价格要便易了不少。
不过这样一来,在灵寿城外,也形成了几个市镇的规模。
第七六八章灵寿二
在馆驿中休息了一夜之后,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