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这条线,狄知逊剥丝抽茧的找到了南辰身上。
这一查,又让他查出了问题。
南辰并不姓南,他本姓陈,名叫陈松,豳州三水人,与左卫大将军侯君集是同乡,两人在孩提时候就是好朋友,当年侯君集不学无术,而以勇武自称。这个陈松与侯君集是一路人物,当侯君集自诩是天下兵马大元帅之才时,陈松吹嘘着说他有诸侯孔明之才。更为巧合的是,陈松同一时间出现在了定襄,并与逃至草原上的旧臣有过秘密接触。
这种机密的事情是不可能有百分百的人证物证的。
可之前,李世民亲自向刑部、大理寺交待,知道那个军事行动的人里有长孙无忌,而长孙无忌与秦风有着废子之仇恨,长孙无忌又是为数不多的知情者之一,他又恰好在那个时间会见侯君集,之后,侯君集的小陈松又恰逢其会的出现在定襄与隋朝大臣接触。
这种种的迹象足以表明了一切,泄密人就是大唐堂堂国舅爷长孙无忌,而左卫大将军侯君集则是直接把消息送出去的人物。
是以面对屈突通的怀疑,风尘仆仆的狄知逊毫不犹豫的道:“错不了,当时议事者只有寥寥几人,长孙无忌是唯一的可能。房杜二相是不可能泄漏军情的,因为他们的次子房遗爱、杜荷效命冠军大将军帐下,泄漏军情就等风于把自己的儿子置于死地。”
屈突通其实也认同了狄知逊的分析,可认同是一回事,没有证据的前提下,他根本无法下令将长孙无忌、侯君集捉拿归案。
当时,屈突通犹豫了好一会儿道:“此事关系重大,司直史幸苦了,你先下去休息,待我好好考虑一二,在看如何处理。”
狄知逊也知关系重大,领命去了。
屈突通想了一天一夜,亦想不出解决之法。现在正为着这事闹心呢。
这一听当事人秦风的夫人豫章公主、郑丽琬求见,顿时双眼一亮,以为她们送来什么确切的证据,便迫不及待的让她们入内相见。
郑丽琬、豫章公主行了一礼,也不啰嗦客套的直奔了主题,向屈突通阐明了今天生的事情,连义成公主委托秦风之事也说了出来。
义成公主委托秦风之事并不是什么秘密,当时很多人都见证了那次会面,一些人对于秦风把那经典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奉送给民族罪人颇为诟病,可到了李世民这种通情达理之人耳里,却觉得此诗句足以匹配义成公主之气节,虽说是敌我双方,可对于义成公主的这种忠贞,李世民还不止一次的在家庭会议上与各位公主提过,并让她们引以为师,学习义成的那一份忠贞。
至于秦夫人的来历,以及与义成公主的关系也不是什么秘密,与她们年岁相当的前朝权贵子弟都知道秦夫人、义成公主、淮阳公主是杨氏宗室的三朵奇花。
屈突通是北周邛州刺史屈突长卿之子,恰好是知情人之一,稍一思索,便知义成公主的动机,除了回馈秦风那句足以让她名垂千秋的诗句之外,还有着当初的姐妹情谊。除此之外,在秦风的那一番大忠、小忠的理论之下,这位很有气节的公主或许是以这种方式来回报生养她之民族,也或许是小小的弥补一下她对这个民族所犯下的罪孽,故而,她留下了证据,让潜伏在民族里的内奸无可遁形,最终在国家、民族的律法之下,这种败类将会受到应有的制裁。
当然,义成公主也许没有这么伟大,之所以留下罪证,是想控制这些人为她效命。可不管其目的如何,这份名册都将帮助到了大唐,帮助到了民族。8
第507章:侯君集下狱
李世民在得到长乐回宫消息之前,正忙里偷闲的与长孙皇后谈谈日常、谈谈子女,心情愉悦。
得到了长乐公主进宫的消息时,原本充满笑意的脸,瞬间笑容更加灿烂了。
“朕就说嘛长乐这丫头心里还是向着父母的这不,那小子离开长安才几天就回宫来看望父母来了。”李世民仿佛打胜了一个大仗一般,得意洋洋的向长孙皇后炫耀着。
年后不久,李世民就让人去秦府请长乐来立政殿居住,但长乐却以要孝敬公婆、服侍丈夫为由,再三拒绝。最后李世民火了,这嫁出去的女儿还真是泼出去的水,孝敬公公婆婆却是应该,但亲生爹娘难道就能够不孝敬了这女婿还半子呢,这女儿就这么不顾家了于是,亲自杀上门去,表示朕想闺女了,你不来看朕,朕只好来看你了长乐也觉得不好意思,搬到了立政殿居住了几天。
不大一会儿功夫,长乐公主俏脸通红的跑了过来,显得非常焦急。
李世民那个得意呀,这女儿就是好,比那些没有出息的儿子们孝顺多了。李世民遥遥叫道:“长乐,到这里来。朕与你母后在这儿。”
长乐公主这刚进入御花园,入眼就见李世民搀扶着长孙皇后在院前的阔地上散布,晒太阳。
长乐公主跑了过去,她来不及行礼,便将三样物件交给了李世民,然后一五一十的说明了情况。
李世民大致的翻阅了花名册一眼,当遇到熟悉的名字时他为之停顿了一会儿。
“好,好得很,朕做梦也想不到,这大唐内部还有这么多背主求荣、出卖祖宗之鼠辈。”翻阅完结笑容顿敛,脸上充满了一片肃杀之气。他极力了压抑心头的震惊与怒火,对长乐和颜悦色道:“长乐,你们做很好。你们不便抛头露面,此事交与朕处理便是。你把豫章她们带回府,静候朕的消息即可。”
“父皇、母后,儿臣告退”长乐知道事情的严重,也未做多留。匆匆而来,匆匆前去刑部汇合郑丽琬、豫章公主。
“来啊,将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侯君集,嗯,对了,还有秦琼。”秦风一心从军,总不能让父子二人一道掌管最为关键的军队吧
从大唐的长远利益而言,秦风无疑更适合从军,他对大唐的重要性无疑更大。
“陛下刑部尚书、大理寺卿正求见”正当此时,太监前来汇报。
“宣”
“臣拜见陛下。”不一会儿,两位负责审案的主角大步而来。
李世民道:“两位爱卿,可是为了花名册、账薄而来”
屈突通道:“回陛下,是,也不是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