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林夕笑着说:“那好啊!顺便把以前的都补上,还有房租!你姐姐我都快被那些滴滴打车逼得没饭吃了。”
朱鹮说:“行,等我发财了,我一定不忘姐姐的大恩大德!不过呢,在我发财之前,还是麻烦姐姐你好人做到底,把热点打开,让我蹭一下网!”
“干嘛”林夕边问边掏出手机,开了热点。
“嘿嘿,我流量用完了。”朱鹮厚着脸皮一笑,又说,“姐!小宽最近一直没回家啊!”
林夕放下手机,说:“怎么了,想他了”
朱鹮笑了:“想他给我带好吃的!”
林夕说:“你呀,就知道吃!年底忙,天天各种宴会,他都睡员工宿舍了!”
朱鹮想起什么来,问:“哎,姐,我上次跟你说的东东那头盔的事儿,你审了他没啊”
“那个呀我都给忘了!”林夕应着,心想,正聊着弟弟林小宽呢,怎么话题突然就转到东东身上了。
“我看是舍不得严刑逼供吧!那一顶头盔可够你跑一个月的,你看他平时对猫啊狗啊也大方着呢,就对我们抠门!”朱鹮一边嘀咕着一边连上热点,刚一连上,就收到林小宽的微信,问她在不在。
朱鹮语音回复:“在呢,跟你姐在一起呢!”
小宽也语音秒回:“我……我……我姐”
朱鹮看着正在安心开车的林夕,回道:“对啊,林夕姐!”
“那……那太好了……”小宽说。
朱鹮不解,问:“怎么了”
“让……让……她跟……你说……”小宽回复说。
“是小宽吗”林夕这才吭声。
“嗯!”朱鹮回应林夕,“他好像说你有事要跟我讲,什么事啊”
林夕一边开车一边笑着说:“哦,我刚路过他那里,他说有个圣诞礼物要送给你,在他那放好多天了,一直没时间送回来,这圣诞节都过完了!”
朱鹮惊喜地问:“圣诞礼物在哪儿”
林夕说:“扶手箱里,你自己拿!”
朱鹮一手抱稳大头儿子,一手迫不及待地打开扶手箱,拿出一个精致的包裹,她又赶紧换双手环抱住大头儿子,腾出两手掌迫不及待地拆开包裹,一边拆还一边猜想是什么礼物,等到拆开就傻眼了。
林夕见朱鹮半天不吭声,侧头瞟了一眼后视镜,问:“傻弟弟送你啥了”
朱鹮当然傻眼,她又好气又好笑,那是一盒足光散和一支癣清。
朱鹮手机一响,又是林小宽发来的声音,她放下包裹,抓起手机,点开听着:“拿……拿到……了吗”
“拿!到!了!你什么意思!”朱鹮喊着。
小宽回复:“我姐说……说你……有脚气……这个很好……好用……”
朱鹮关掉了语音,对着后视镜张牙舞爪起来,尽情表达着内心的抓狂,根本不怕吓到大头儿子!
林夕也无语了,她叹了口气,掌好了方向盘继续前行,车轮碾出的印迹很快又被那纷扬飘落的雪花覆盖了……
第17章老房来客(1)
雪融了,春天还多远呢
依上海的气候看,似乎还远着吧,眼下让人触手可及的是元旦节的三天小长假。
这天正值节前的最后一个周一,由于化雪的缘故,室外依旧寒冷刺骨,但是大雪过后的天空湛蓝如洗,倒也让人心情舒爽。
一大早,百合像往常一样拎着自制的减肥午餐,匆匆挤进地铁里赶去上班。
小青在网上找了个淘宝网拍的活,也一大早就兴奋地冲到隔壁小区的大园子里跑步去了,说是要热热身,促进消除淋巴水肿,有利于上镜,这是她近一个月里接的第一笔单子,自然无比重视。
百合一边走路,一边刷着微博浏览新闻,都过去一个多星期了,“范爷豪嫁千金”的话题居然还飘在话题榜前列。她心想,到底是范爷啊,总是那么能抓人眼球,还是得再想个办法访他一次,如果有了这么个热点人物的专访,那我的试用期就可以交上一份漂亮的答卷了……
百合租住的地方离她工作的那家《捷报》杂志社并不远,坐地铁的话三站路直达。她当初决定在这寸土寸金的市中心租房子,一来是不想在试用期里因为迟到而给领导留下不好的印象;二来这一带太像家乡武汉的江汉路了,住在这里有家的感觉;其实还有更重要的原因,那房子的租金便宜到令她感动落泪──尽管有一个不太好相处的房东太太!
虽然住的离公司近,但是百合每天都很早起来,然后只坐两站地铁,再步行一站去公司,倒不是为了省钱,她习惯走路,她在运动手环上给自己定了每天两万步的步行目标。
到了公司,离上班时间大约还有半个小时,几位同事正围在一起聊天。
百合走了过去,听大家是在讨论着这两天在芒果台热播的跨年大戏怎么突然停播了,她笑着说:“大早上就聊八卦啊!”
前台小沫见是百合来了,便说:“lily,cherry姐让你待会儿九点整去她办公室一下。”
cherry是编辑部的主任。
听到领导要找自己,百合赶紧探问:“什么事你知道不”
小沫耸耸肩表示不知。
百合便没再继续追问,原本轻松愉快的心情骤然变得紧张起来。在等待的这半个钟头里,她想了n种可能,最终安慰自己:是不是我过于敏感了,最近工作勤奋努力,没准是要告诉我试用期提前通过了呢!
半小时后,百合轻轻地叩开了主任办的门。
不一会儿,里面传来两人的争辩声。
“……现在传统媒体越来越难做了,你看现在还有多少人订报每天点开手机刷一刷,什么新闻都可以看到,你会花钱订一摞印满昨日旧闻的废纸放在家里吗”cherry说着就扬起手机翻弄着,像是在给百合演示刷新闻,又像是在自个儿翻阅未读微信,表情十分严肃。
百合忍不住辩着:“可是我们跟报纸不一样啊,我们杂志是做观点的,不需要苛求时效性,我们自有其存在的价值。”
cherry轻笑一声:“价值有读者订阅才是有价值!有客户买单才更是有价值!你才出来工作,这些道理不需要你跟我讲!我做了多少年媒体别说我们《捷报》,就是楼上的《me》,那两年被电影《小时代》炒得那么火,现在不也照样不行了吗”
百合沉默,她无法接受cherry在自己面前摆资历的架势,更无法接受这位做记者出身的大主编会把报纸说成是废纸。
cherry见百合不作声了,语气有所缓和:“现在都在往新媒体转型,今年算是过完了,明年我们的处境会更难,你们这些年轻的丫头别就整天泡在一些狗血剧里这个老公那个老公的,有时间多关注一下市场。你知道不东方集团已经明确公开地宣布,明年他们新推的地产项目将不再投传统媒体一分钱……”
cherry说的这个东方集团全称叫“东方立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上海本地一个很有实力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发展起来的大型集团公司,近年来业态不断升级扩张,一举一动都是引领行业发展的风向标。
东方集团的董事长韩佑良先生上月初刚刚接受过《捷报》的专访,他在访谈里表示,过去的一年里,东方集团将传统媒体的推广费用几乎砍掉了一半,未来,东方集团要更加积极地拥抱“互联网+”,明年集团旗下各新推的地产项目将不投传统媒体一分钱,所有推广预算全部用来做新媒体营销!
此举无疑是向业内扔出了一枚重磅炸弹,而制造这枚炸弹的始作俑者正是韩董事长留英归来的独子韩少。大家都好奇这对上阵父子兵要怎么拥抱“互联网+”。可韩董在访谈里并没有明说,只要大家拭目以待,还预告说,集团已经决定,新的一年,将由其子韩少挂帅负责集团旗下一些大型项目的营销推广工作。
而那位新官上任踌躇满志的“魔都新少”也的确玩起了新鲜花样,不久前,韩少就在网上发起了一个针对集团旗下即将开业的旅游项目而做的众筹活动,另外,他还广招贤士,重金悬赏征集新媒体推广创意……
对于营销策划专业出身的百合来说,那些都是业内的焦点事件,她怎么可能没听说,私下里,她还写了个方案准备投稿。
cherry继续说:“不光是你的试用期没有通过,其他部门也会逐一瘦身,现实就是这样,马上就要放小长假了,我提前告诉你结果,是想让你趁着这个假期放松一下,调整一下心态!”
百合无奈,又想起自己还有没做完的工作,便问:“那我筹备的范爷的专访能继续做完不”
“不用了!你要记住,我们是纯商业杂志,虽然他范爷很有名,弃影从商的新闻也闹的风生水起,但是现阶段他还没有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我们严肃的商业杂志没必要去捧娱乐圈的臭脚!”末了,cherry补充一句,“你觉得‘范爷’这种称呼跟我们杂志的气场吻合吗”
第18章老房来客(2)
怎样才叫气场吻合
百合心想,上期杂志的封面不还印着“马云爸爸”那硕大醒目的标题吗
其实百合心里也清楚,否定一件事能有一万个理由。
从总编室出来,百合的心情down到了极点,她的座位靠窗,透过玻璃,久违的阳光照射进来,可她心里早已愁云蔽日,而就在这心灰意冷的时候,房东太太却又打来一个电话,那个电话好比一道闪电,劈得百合从十八层高楼坠入了十八层地狱。
房东太太说她女儿元旦回国,房子要收回去了,要百合立即搬家。
百合哭着给小青打电话,小青没有接,百合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当初百合租这房子的时候只顾着便宜,什么合同都没签,也就每个月按时交了租子就可以继续住了,现在回想起来,肯定是房东算计好了随时可能收回房子,就没打算长租出去,这会儿说不租就不租了,百合也没处说理去。
等小青发现有未接来电的时候,赶紧给百合回了过去。知道原因后,小青一直安慰百合说,搬就搬吧,回头下班了去找找中介,看看附近还有没有别的房子,好歹今天这单收了千把块,先找个酒店住下来吧。
这在酒店一住,就连着住了三个晚上。
跨年夜里,外滩正在上演炫酷无比的灯光秀,她们待在酒店里发愁,明天一定要找到房子,不然就要流落街头了。
小青想回武汉一趟,找家里要点钱,便给妈妈打起了电话。
电话那头,柳妈各种忙碌,得知女儿是要回家拿钱的,便说:“你回来干嘛呀回来我还要伺候你吃喝拉撒,住不了两天又走了。这没几天就过年了,过年再回来吧,现在回来,来来回回的火车票都大几百,你要是要钱,我直接给你打过去不就好了你要多少”
小青的爸妈早些年就下岗了,后来百合家出了事,小青一家就搬到武汉来了,住在百合奶奶留下的老房子里,还把那老房子改成了个麻将馆,武汉话管那叫“晃晃室”,柳爸柳妈自打有了那个晃晃室,全部精力都投入了进去,除非是天要塌下来,不然都难得见这夫妻二人踏出过小区半步,家里一年四季便终日回响着那噼里啪啦的“码砖”声。
小青本就打心里厌恶那样的环境,不回去也好,那就转账吧!
柳妈柳爸合在一起,只给女儿转来了一千块钱,还特地叮嘱了一句:“留着自己花啊,可别跟着你那姐姐拿出去败了!”
小青无语了,就一千块钱,够败什么的呀
天一亮,姐妹俩又开始了找房之旅……可这是在魔都上海呀,不说买房贵,就是租房,哪会那么容易再找到之前那样便宜的房子呢
除非是在朱鹮说的那个叫“8787”的地方!
“8787”远在郊环线以外一个叫礊泗村的地方,用那一带村民们的话说,那可是上海这个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国际化大都市里一块“沉睡中的宝地”。
从前村里有个国营纺织工厂,改革开放后没几年就倒闭了,留下的一些旧厂房,荒的荒,废的废,鲜有人问津,这几年却突然被村民们宝贝了起来。上海的土地寸土寸金,即便是在城郊,也都被开发商们争先恐后地盖起了高楼,这礊泗村也是说要被征去开发的,临街的几个厂房的外墙被画满“拆”字后却又始终不见动静了。
那里一位“见过世面”的意见领袖总说,要是在市中心,这样的老厂房区早就像田子坊一样被改造为高大上的艺术地标了,这里是块宝地,只不过目前还在沉睡中,要等能工巧匠来唤醒它,充分挖掘它的价值,哪能随随便便说拆就拆了村民们自然也跟着附和,纷纷当起了钉子户,对他们来说,艺术园什么的自是不重要的,就这样拖着吧,照上海房价这放卫星般的增速,用不了多久就能拖出一笔足以安享后半辈子的拆迁费来吧!
不过在“8787”里,确实也来了一个“能工巧匠”,至少在林夕眼里是,那个人就是东东──一个被林夕意外误拉回家的外国友人。
东东本名叫anthony,是巴黎的“非著名”时装设计师,却痴迷于中国的旗袍。那年上海举办世博会的时候,组委会曾定制了60套缂丝旗袍作为中国政府赠送给各国元首夫人的礼物,据说每件价值十万元,让东东痴迷不已,他便不远万里,漂洋过海,来到中国,踏上了“朝圣”之旅,这第一站便落脚魔都上海。
那天,正在出站口排队等的士的东东刚好拦到了林夕的空车,上了车,他让林夕拉他去上海最值得逛的地方看一下,林夕便把他拉去了外滩来回转悠了两圈,等到转第三圈的时候,东东这才告诉林夕,他来中国是要找一个有缂丝的地方!
“礊泗”林夕当时一惊,那不正是自家所在破落村吗就这样,林夕把找寻“缂丝”的东东带到了远在市郊的礊泗村。
后来林夕也发现是自己理解错了这位外国友人的意思,等她想要告诉东东“朝圣”缂丝得去苏州的时候,谁知这位法国佬竟然爱上了那礊泗村。
用东东的话说,这礊泗纺织厂有一股后工业时代的气息扑面而来,就像那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他去过的“北京798”,而这里看起来更加原生态,充满了中国劳动人民的烟火气。他还心潮澎拜地要把这里的地名改了,他指着厂区大门口一面残墙上醒目的四个粗大的数字说,以后这里就叫“8787”吧,那“礊泗”的“礊”实在是难写难认难为人,如果有机会,完全可以把这里改造为上海的798嘛!其实他并不知道上海早已有了自己的m50……
既是表歉意,也是表敬意,林夕几乎免费地把自家一楼租给了东东这位外国设计师居住,至于那墙上为什么会有“8787”这些数字,林夕是知道的,那面墙上原本白底黑字地刷着治性病的广告,后来墙塌了,就残存了那广告电话的四个尾数,可是在林夕心里,这些并不影响“8787”这个新名字给这破旧的厂房注入的艺术气息,东东勾勒的那幅大改大造的蓝图已经成功刻进了她的心里,她是东东的脑残粉,这个新地名便也沿用到了后来搬去住的朱鹮那里,再算上小宽,大概也只有他们四个人在用那个“数字化”地名吧!
第19章老房来客(3)
现今的“8787”要说还能跟服装设计扯上关系,便只有村子里那些民房私宅里开设的各种小服装厂,那都是些小作坊,工人们每天通宵达旦地抱着缝纫机,挥舞着剪刀,赶制着网上飞来的订单,那情形像极了朱鹮当年在汉正街里打工的日子。
gu903();